教学目标: 1.对昆曲有初步的了解,感受昆曲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家乡昆曲艺术的热爱。 2.了解学校小昆班的发展历史和取得的可喜成绩,唤起学生的自豪感,激发学习昆曲的欲望。 3.学唱《牡丹亭》片段,感悟昆曲艺术的美。 教学重点:感受昆曲艺术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昆曲的热爱 教学难点:学唱《牡丹亭》片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昆曲服饰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现场布置昆曲服饰): 昆曲,起源于昆山,被誉为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 二、了解昆曲知识: 1.学生提出问题:关于昆曲,你想知道些什么? 2.引导交流,主要围绕昆曲的代表剧目、演奏乐器和主要特色进行。 3.小结点拨:重点了解昆曲的特色: (1)曲调委婉、唱词高雅。 (2)服饰隽丽、行当齐全。介绍一套服装(出示实物): 了解小生巾、护领、彩裤、厚底靴、披。 (3)表演细腻、程式精美。了解“四功”指的是唱、念、做、打;“五法”指的是手、眼、身、法、步。教师示范表演,学生学做兰花指、兰花掌、兰花拳;学习开关门的动作等。 三、了解小昆班: 1.昆曲已经成为一中心的艺术教育特色。小昆班从创办以来,倍受瞩目。中小学校学生同看小昆班资料,了解小昆班的历史、重大演出和取得的喜人成绩。 2.小昆班演员现场表演《牡丹亭·惊社会资源》片段。 四、学唱昆曲 学习《牡丹亭》片段: 1. 学习一句念白:春香,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2.同法学习一段唱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3.示范把念白与唱词连接起来,学生尝试练习。 4.在悠扬的曲声中结束全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