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新课改的一个亮点。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等问题摆在了每位语文教师的面前。
一、确定主题,制订计划。 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确定实践活动研究主题,制订好实施计划。而主题的选择要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与自我爱好的联系。实际上,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方案、计划以及具体实施,最好自始至终由学生自己完成。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极为重要的。首先,教师对每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确定实践活动研究主题。 二、精心组织,引导监督并重。 综合性学习的课程目标强调“过程”。教师应在这一环节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三、信息整合,展示成果。 学生根据活动主题搜集来的信息、资料是零散的、不完整的,这就需要学生对它进行筛选,将它进行归纳整合。学生可以将搜集的资料汇编成册,也可尝试用图表、图画、照片等形式来展示学习的成果,尝试个人或与他人合作写简单的实践活动研究报告。例如,在进行《桥》一课的综合性活动时,我要求每组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汇编成一份报纸。他们不但喜欢做,而且还精心设计,配上图画,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尊重和保护学生自主合作、大胆探究的积极性。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更多的要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而且要把它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力求使评价成为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手段。我们还应该做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践证明,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课,不仅是对一次学习活动的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更是对所要探究问题的延伸和扩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