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nose-1:2 1 6 0 3 1 1 1 1 1; mso-font-charset:134; mso-generic-font-family:auto; mso-font-pitch:variable; mso-font-signature:3 135135232 16 0 262145 0;}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so-; margin:0cm; margin-bottom:.0001pt; text-align:justify; 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 mso-pagination:none; font-size:10.5pt; mso-bidi-font-size:12.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font-kerning:1.0pt;} > | ||
2.研学旅行的课程资源特质实施与指导的定位
确立实践第一的原则,处理好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在研学旅行已进入学生的成长历程后,根据研学旅行是良好教育的本质规定。使研学旅行资源开发更具有价值的追求,具体表现:
分析与解决问题 |
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从哪里来,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够成为研学旅行课程的资源,针对资源开发的准备阶段的过程性来讲,从理论上要从问题到主题,主题如何表述,具体内容是指导学生如何分解主题,在实际工作中,要确定资料从哪里来,如何指导学生搜集资料,活动有计划,帮助、指导学生制定活动方案…… 。
指导学生与活动对象进行联系,如何进入活动情境;指导学生学会交往,如何取得活动对象的支持与合作;指导学生做好活动记录,如何注意保存第一手资料;要指导学生及时发现并解决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指导学生深度体验,防止浅尝辄止;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利用社会和家庭资源,指导学生共同参与活动过程。
我校课题组在课程资源开发实践活动研究中采用了行动实践活动研究法:文献实践活动研究法:调查实践活动研究法,还
根据实践活动研究需要,灵活运用经验总结等多种实践活动研究方法。见表:
2.确立正确的课程理念
(1)使用教材
体现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专题性。研学旅行在目标上不是单纯地从知识着眼来动手做,而是从人的发展着眼,应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情意、能力和认识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在内容安排上,以学校自编的校本教材《做中学》、《家乡人文录》、《校园荟萃》、《垃圾分类》、《综合实践》上的知识,和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结合社会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强调跨学科、跨领域和学科间的渗透,重视知识、经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发展,在体现课题实践活动研究的同时也应突出课程内容综合性和专题性,还要着力体现内容的专题性和系列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否则,课题实践活动研究就容易走入歧路,使课堂内容、活动上是“大杂烩”,形式上热热闹闹“走过场”的误区。
(2)研学旅行课的课时安排
根据研学导师、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的课程设置安排,一要保证课时的完整性;二要体现教学主体的自主性和活动性。在此还要保证研学旅行与做中学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和目标内容及指导教师;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决定活动成果的呈现形式,教师只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点拨和帮助,不能包揽学生的一切;研学旅行又强调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以与做中学活动为教学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努力让学生 “活”起来、“动”起来,并“创造”起来。只有正确发挥教育的“双主”作用,才能调动中小学校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要体现课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所以研学旅行在实施中强调遵循“开放”的原则,努力做到教育、教学时空的开放、教育资源与教师队伍的开放、教育管理与教学评估的开放。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走向国际旅行社世界。在课堂教学的形式以外,教学方式还可以采用讲座、参观、采访、调查、考察、观看录像、网上搜寻等形式,只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和利用本校、本地区的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就能取得较好的活动成效。
3.科学确定课程定位
4.选取可行的操作方式
研学旅行与做中学实践活动研究的课型和教学方式有多种。在实践活动研究中我们按教育内容和教育主题来分为几大类:有劳动教育型、科技教育型、环保教育型、生活教育型、艺术教育型;按学生的学习方式来分,有自主参与型、小组合作型、问题探究型;按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来分,有参观访问型、调查考察型、上网合作型、问题探究型;按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来分,可以有参观访问式、调查考察式、上网搜索式、作品展评式、观察图像(图片)式等等,而又以复合型、综合式的教学方式居多。现列表举例如下。
三年级 |
参观实验室 |
参观消防大队 |
参观垃圾回收中转站 收集废旧电池 |
增加:钉扣子 |
参加盆景苑基地劳动,每学期不少于3次。 |
四年级 |
参观气象台 |
参观污水处理厂 |
增加:洗蔬菜、烧饭 |
||
五年级 |
参观上海走研学旅行 |
蒋巷村综合实践基地 |
参观垃圾处理厂 环保宣传 收集废旧电池 |
增加: 缝制沙包 |
|
增加:会烧三个家常菜 |
通过两年的实践,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了研学旅行。我们对四年级至六年级学生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一项是关于表达自己对参加研学旅行后的感受的,结果如下:
研学旅行是我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 |
|||||||
我会主动承担研学旅行中分配的任务 |
|||||||
在研学旅行中,我感到很轻松 |
|||||||
开展研学旅行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 |
|||||||
我认为进行研学旅行更能发挥我的长处 |
从表中显示的数字可以看出,开展研学旅行,我们绝大多数学生对这一活动是很喜爱的,学生在开放的氛围中自主地进行学习和发现问题,通过实地考察、实验、访问等方法收集资料、数据,他们在活动中感到轻松,有兴趣,自己的长处得到发挥,而且能将自己参与活动的收获与他人分享。因而,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学生对活动的喜爱,我们的教师是如何评价这样的活动的呢?为此,我们也对相关的老师进行了调查问卷。 (学校4–6年级、各学科活动指导教师共40人)
1 |
37 |
92.50 span> |
2 |
5.00 |
1 |
2.50 |
|
2 |
31 |
77.50 |
5 |
12.50 |
4 |
10.00 |
|
3 |
36 |
90.00 |
2 |
5.00 |
2 |
5.00 |
|
4 |
20 |
50.00 |
13 |
32.50 |
7 |
17.50 |
|
40 |
100.00 |
0 |
0.00 |
0 |
0.00 |
从表中的数字可以看出:通过研学旅行,我们的教师对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的,热情和能力,有了新的认识,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外,还很需要在生活、社会、自然界这样的大课堂中学习,于是,我们发现,学生的个性的发展,能力的提高,科学素养的培养,都能成为一种现实。
见表
:北京市昆承小学研学旅行中学生学习方式情况统计表
见表:
北京市昆承小学研学旅行内容和教育主题情况统计表
见表:
北京市昆承小学研学旅行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情况统计表
见表:
市昆承小学研学旅行实践活动研究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情况统计表
研学旅行与做中学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它不局限于书本,不局限于课堂,不局限于校园,要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走向国际旅行社世界,因而形式也应生动活动,所以我们在课题实验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5.制订有效的管理规范:
研学旅行成为一门课程的开设,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作为课题实验要加强管理,作为教师要加强实践活动研究,在课题实验管理和实践活动研究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1)计划早安排、活动早准备。上好一堂语文课、数学课并不难,可是要上好一堂研学旅行与做中学课就很不容易,这是我校实验教师的普遍反映。一次活动一般有三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课并不难,关键是第二、三两课时如何开展好实践与动手做操作活动,如果教师不能早作准备,早作构想,活动就有可能乱轰轰。活动常要到户外、校外,事先对用车、收费、组织、宣传、教育等都要作大量筹划,如果学校不能早作计划,早作安排,内外沟通,密切联系,活动就有可能费时间且收效低。因此,我校就制订了《北京市昆承小学课题组、教科室、教导处对 “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方案》、《北京市昆承小学课题组、教科室、教导处对开设 “研学旅行”课程的活动主题》,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后,以年级为单位,讨论并制订各班实验计划。在平时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求教师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写好实验方案,分课时写好教案;同时布置学生做好活动前的一切准备,带好必要的材料和工具,收集好相关的资料,有时因天气等原因,要求教师、学生都要做好两手准备。这一切事情都要我们早作计划、早作安排。
(3)经验勤总结、不足勤反思。为进一步提高课题实验水平,我校能组织教师在每月底做好一月以来活动的情况小结,总结经验和不足;在教师中组织开展了“研学旅行课程的实践活动研究”的论文、方案、案例、实验报告的评选活动,以此来推动教师总结经验、反思不足。
三、课程资源开发实践活动研究主要成效:
1.本课题的实践活动研究是学校取得了一系列的社会效益,实效好。见表
1 |
2005、2007年公益教科研先进学校 |
这两项都是省级,在全市学校中仅是独家,社会效益好。 |
|
2 |
2005—2007年省金钥匙科技竞赛先进学校 |
在全市、全省学校中影响很大。 |
|
3 |
2005—2007年省中小学校学生科技先进学校(五星级) |
||
4 |
省研学旅行优秀课题实验学校 |
||
5 |
北京市教育现代化小学 |
||
6 |
北京市信息技术先进学校 |
||
7 |
北京市各项先进有十几项 |
2.自编的校本教材《做中学》、《家乡人文录》、《校园荟萃》、《垃圾分类》开展课题实验。
3.本课题的实践活动研究始终立足学校实际,实现“常态”课程,凸现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和谐、人本观念,充分体现了课题实验的巨大作用。
4.在课题实践活动研究过程中,参与课题实践活动研究的教师深刻地体会到教科研的先导作用,树立了“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意识,这些教师系统地学习了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探索教科研的一些基本方法,积极参加课题研讨工作,教学能力,课题实践活动研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参加课题实践活动研究的一部分教师成为市学科(学术)带头人、教学能手。同时,本课题的实践活动研究,促进了全体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实践活动研究,学校已形成了浓厚的教科研气氛,全校教师,人人都在这学期初制定教科研计划,制定新的目标,每学期末都认真撰写教科研小结,写好课后随笔、教学案例、活动方案、写好教科研论文,从课题实验到参加市级结题,教师在市级以上刊登、发表,获奖的论文不完全统计266篇。
见表:
附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