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月河的民间艺术 一、主题活动背景 《小学研学旅行指导纲要》指出,选择研学旅行的内容时应注重本土性,尽量就地取材,根据研学实际,体现活动的地方特色,并可以与地方课程结合起来考虑内容。 “辅成囝囡游老城”作为我们辅成小学的一项特色活动,正是遵循这条原则,综合利用研学教育资源,体现地方特色,通过以研学旅行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去熟悉嘉兴的人文环境、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特点,体验社会生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大力宣传“知我嘉兴、爱我家乡”,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六年级《综合实践》资源包的第四课是实践活动研究民间艺术,但是伴随着外来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冲击,民间艺术已渐渐被人们所淡薄和遗忘了,不少中小学校学生往往对我们民族传统的东西不屑一顾。因此,我觉得教师有必要、有责任做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者,让学生从小了解民间艺术,并能有“把民间艺术发扬光大,走向世界”的意识。我们学校离拥有最多民间艺人,且最能反映江南水乡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区域之一——月河非常近,而且那里也是学生平时较爱去的地方之一,于是我便将这个主题与我们学校的“辅成囝囡游老城”整合为一个活动主题,即“走近月河的民间艺术”。 二、主题活动的目标 (一)设计思路 采用查资料的方法,引导学生从了解这些民间工艺的起源开始,搜集有关民间工艺的知识、工艺作品的图片等,激发起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然后再通过对民间艺人的实地走访、请游客填写调查问卷等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艺术的魅力,并把民间艺术与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提升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努力达到关注、传承北京市传统文化的目的。 (二)活动具体目标 1、认知与技能: (1)通过对月河的一项民间艺术的实践活动研究,探索其特色与特有的文化价值 (2)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审美能力,并锻炼其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在活动过程中通过上网、查找书籍、采访等方法,多渠道地了解民间艺术的发展史、种类等资料,以培养学生准确快速地搜集信息与处理资料的能力, (2)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培养主体参与意识和群体合作精神,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运用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方式实践活动研究民间艺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懂得欣赏家乡传统的民间艺术,并培养他们热爱、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唤起学生对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视,树立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责任意识。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传承问题的思索与认同。 (3)使学生获得多种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挫折、困难的品质,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增强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活动准备 1、活动前查阅民间艺术与民间艺人的相关资料。 2、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并邀请家长参与活动,为学生外出走访的安全提供 保障。 3、与民间艺人提前进行联系,取得他们的配合。 (一)阶段目标: (1)通过情景创设,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探索兴趣。 (2)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学会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实践活动研究小课题,初步制定实践活动研究计划。 1、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1)课件展示“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2)师:你们觉得这些艺术品美吗?它们都是出自民间艺人之手。其实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些民间艺人是怎样用一双灵巧的手装扮五彩的生活的。【课件展示民间艺人制作工艺品图片】 (3)你知道月河街有哪些民间艺人?学生自由回答 2、归纳问题、确定实践活动研究主题 (1)根据收集的民间艺人的资料,讨论可以走访哪些对象。 4、制定计划、论证方案 (1)以小队为单位,初步讨论、设计子课题的活动方案。(教师以指导者、参与 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各小组的活动,重点是指导学生应采取哪些收集 信息的方法、途径;指导学生利用什么样的方法开展调查和采访) (2)小队长介绍自己的课题实践活动研究方案 (3)其他小队成员评价并提建议 (4)教师指导评价 (5)小队修改、完善,最后确定课题实践活动研究方案 1、阶段目标: (1)通过学生实践 (2)引导学生采用合适的实践活动研究方法收集相关信息和资料。 2、活动时间: b>课外2周 3、活动过程: 1、阶段目标: (1)以小队为单位进行资料的整理与交流,撰写实践活动研究报告。 (2)做好展示准备,鼓励学生创新,选择有特色的展示方式。。 2、活动时间: 2课时+课外1周 3、活动过程: 1、阶段目标: (1)各组能选择多种方式向全班同学进行成果汇报展示,做到内容充实、形式新颖、表达流畅。 (2)其他同学在看别的小队展示时能做到耐心倾听,展示结束后主动提出疑问,评价公正,学会欣赏。 2、活动时间:课内2课时 3、活动过程: (1)教师小结阶段性小队活动情况,导入主题。 (2)各小组展示课题成果 A、分小队以各自的形式展示本小组的课题成果。(成果展示、活动时遇到的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活动时又产生了哪些值得实践活动研究的子课题?本组各成员的收获、体会……形式自主。) B、生生互动、答辩,回答问题或向展示小队提问 C、教师评价小结 1、阶段目标 (1)通过自评,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自我的发展 (2)通过他评,培养学生相互欣赏的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3)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传承问题的思索。 2、活动时间:课内 1课时 3、活动过程: |